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完整的馬斯洛需求層次

完整的馬斯洛需求層次
 

 
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理論
只要對管理學,心理學稍有接觸的人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很多人還能很快地說出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於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

這張圖的確是廣為流行的需求層次理論,1954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層次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其提出個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動機(Motivation)  。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Need)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境界。

他先是將需要區分為缺失性的和成長性的,前四種是缺失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於實際的或感知到的環境或自我的缺乏個體會努力從環境中尋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滿足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人際關係的還是社會地位的這些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外界。第五種自我實現則是成長性的,成長是導致自我實現的種種過程成長性動機就是被自我實現的趨向所激發的動機。

管理學家麥格雷戈根據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層次理論,將管理理論區分為X理論和Y理論。X理論是專制主義的管理理論,這種理論假設人們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驅使,工作只是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厭惡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對工人必須採取指導、控制、逼迫,甚至懲罰的方式。麥格雷戈反對這種理論,提出了他的Y理論,作為Y理論基礎的是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可悲的是,人本心理學的一套術語逐漸變成了流行口頭禪,如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肯定、自我改善、自我實現等等。這些名詞本身並無過失,只因過度地引用,使得許多人把自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而變成不健全的自我中心,引人誤入歧途,自愛變成自私,自由變成不負責任,自我肯定變成不顧他人,自我接納變成自我放縱……“活出你真正的自己”本是一句頗有深意的話,可是若被酒鬼、性慾狂或具侵略行為的人所濫用,則遺害無窮。 

超越自我的Z理論
1959年以後,他越來越多地涉及東方的觀點。對東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經創建的人性觀,結合他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那就是作為最高需要層次的精神的自我實現或超越的自我實現於是馬斯洛便將人本心理學視為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過渡性的階段,它應該被一種更高階段的心理學所代替。馬斯洛開始將這種新心理學稱為“超人本心理學”(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

馬斯洛感到五層需求的層次架構不夠完整,自我實現,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的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於自我中心的傾向。我們應記得他說過“ 缺乏個人超越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人們需要超越自我”。

15年後,馬斯洛在他去世前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論》(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來發展出來的需求理論,並增加了第六個需求層次,進而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馬斯洛說“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興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這一新的發展趨勢很可能為日漸消沉的人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受挫的理想主義者”提供一具體有用又有效的答复……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或無望,或冷漠。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激發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種自然主義的,經驗性的、與教會無關的奉獻自己。” 

馬斯洛試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馬斯洛將“高峰經驗”及“高原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上。

馬斯洛發現,超越者不僅存在於宗教界人士、詩人、知識界人士、音樂家之中,而且也存在於企業家、事業家、經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詳細訪談和觀察過三、四十人,對另外一、二百人也進行了一般的交談和研究。
 
馬斯洛在晚年認識到,不能以他需求理論中的'自我實現'為人的終極目標,並進行了修改補充,但若只是專注他早期的需求理論不放,必然導致對人性的盲目認識,助長人的驕傲的同時把人正真的價值貶低!也必然影響對於人自我超越的誤解!

不幸的是,我們心理學和管理學教科書所呈現出來的,始終限於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論(X理論及Y理論),根本不提後期的修正,使得整個新生代都在背誦那過時的需求層次論。 
第六需求層次的意義
馬斯洛一開始很讚賞麥格雷戈的理論,但隨著超越自我實現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這種理論的不足,從而提出了Z理論。Z理論是在X理論和Y理論的基礎上,強調超越性需要。基於這種需要的管理就要考慮到超個人的價值、存在價值或宇宙價值的激勵作用,假設人具有為比自我更大的目標而獻身的需要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在工商管理中,X理論水平上的管理是權力取向的,僱員為工資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論水平上的管理則是相互尊重的,僱員有權盡可能充分地參與組織的管理,權威被假定存在於每個人的內部。Z理論層面上的管理假設所有僱員都熱心於服務,業務的目的是盡可能地服務客戶或消費者,權威被假定為對每一個體都是超然的和在倫理上顯而易見的。我們在很多卓越的服務型企業(比如麗茲卡爾頓等)中都可以看到Z理論的成功實踐。

西方心理學特別強調積極的要素,包括投注於認識自我的探究和能量。可惜的是,西方世界缺乏對互補要素(專注和寧靜)的認識。沒有培養專注和寧靜,心靈的力量就會受到局限,認識的廣度也僅止於較小的範疇。 相反地,東方傳統過於強調專注和寧靜,也常常造成難處,這些要素可以產生很棒的狂喜經驗、心靈的平靜,和出神恍惚的禪定狀態,可是少了探究和積極觀察事物真相的平衡力,以至於無法產生更深入的自我認識和開悟的自由。 

馬斯洛認為,刻意去尋找高峰體驗是徒勞無益的。自我超越者的精神生活不是由無止境的一系列強烈的、高度興奮的高峰體驗所構成。儘管自我超越的生活包含時而經歷到的高峰體驗,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聖感所構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神聖的平和與寧靜,馬斯洛稱為“高原體驗” ,以區別於高峰體驗,高原體驗在自我實現者的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作為佛教徒的首富李嘉誠說他的墓誌銘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看看功成名就的李嘉誠,還會站在電梯口,恭候一些晚輩的來訪,每天還早起晚歸地工作10來個小時,就知道他是真正懂得如何在保持自我和追求無我中保持一種自然的平衡:自信而不倨傲,謙遜中有堅持。
 
正如李嘉誠所言“ 建立自我,能讓個人夢想成真;追求無我,能讓更大的理想成真”。靈性的成長有兩個並行的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義。表面上這兩者相互矛盾,但兩者都必須實現,我們才有機會覺醒。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